为了改善艾比湖的生态环境,2017年8月暂居在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克巴斯陶区域的牧民搬迁到了城区,纳入城市最低保障,享受就医、就学就业的相关扶持政策。一方面,牧民改变了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融入了新时代;另一方面,搬迁区域实现植被全覆盖,大量野生动物回归,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新疆日报讯(记者包东喜 刘静 成越越 通讯员冯海洲摄影报道)曾经逐水草而居的艰苦日子,被现代便利的都市生活取代,如今从艾比湖周边生态移民搬迁至阿拉山口市的50户牧民,他们现在的生活如何?人们牵挂的艾比湖生态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春节前夕,本报记者深入艾比湖畔、阿拉山口市、博乐市,循着牧民的生活足迹,探寻他们的新生活。
	 
		搬迁牧民成湖畔护林员
	 
		为了改善艾比湖的生态环境,2017年8月暂居在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克巴斯陶区域的牧民,搬迁到了阿拉山口市艾比湖镇阿拉套社区和艾比湖社区。
	 
		2019年1月18日,在艾比湖社区福馨小区,一则公示引起新老居民热议:努尔木汗 · 赛里克申请退出低保。艾比湖镇民政干事赵燕告诉记者,这位主动要求退出低保的人是搬迁牧民。
	 
		今年38岁的努尔木汗有5年党龄。他原居住的科克巴斯陶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上世纪60年代,塔城地区托里县库普乡牧民迁移至该区域进行季节性放牧,并逐渐在此建立临时居住点,主要以捕捞卤虫卵、采挖肉苁蓉等为生,牧民最多时有63户218人,实际在该区域长期居住的牧民有54户189人。
	 
		为了保护艾比湖脆弱的生态环境,塔城地区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两地达成协议,将科克巴斯陶区域牧民50户161人搬迁到阿拉山口市集中安置,4户安置在塔城市。
	 
		“党和政府给我们盖了房子、解决了孩子上学问题,与阿拉山口市民享受同等待遇,给我们找了工作,我们家庭收入还可以。能自己尽力的就一定要自己尽力,可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我要退出低保。”1月22日,正在巡湖的努尔木汗通过电话告诉记者,他如今不再靠放牧为生,在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岛管护站当了一名护林员,每月有2300元工资。妻子古丽汗做了一名环卫工,每月有1700元的固定收入。
	 
		2017年8月24日,努尔木汗家拆迁土屋,卖掉牛羊马匹,进城当起市民。过去,他靠100多只羊、10多头牛、3匹马过生活,像村里其他人家一样,冬天在艾比湖畔定居,夏天迁入附近万亩草场,过着迁徙放牧的生活。
	 
		1月23日,记者从精河县城驱车辗转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进入鸟岛管护站,意外遇上了努尔木汗,这天是他退出低保公示期的最后一天。见到他时,他和同事正巡湖归来。他说:“我们每天8点就起床巡湖,主要巡视湖畔有无盗猎野生动物、破坏野生植物的人,比如砍伐梭梭、胡杨,一次要走四五公里。”他通常半个月值班半个月休息。
	 
		“科克巴斯陶区域房屋拆迁了,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他递给记者一架望远镜,指向原居住地的方向,那里相距鸟岛管护站90公里,他巡湖时,时常朝那个方向眺望。
	 
		“你看,湖边的梭梭等植物更多了,野生动物也多起来了,湖水也变得干净了,整个艾比湖的生态改善很明显!”搬迁后,他在艾比湖畔巡视一年多,见证了湖畔脆弱的生态环境一天天改善。
	 
		像他一样,变成城市居民,坚守在湖畔护林一线的还有两位生态搬迁牧民。
	 
		牧民医生到市医院上班
	 
		1月22日,在阿拉山口市人民医院,记者见到古丽努尔 · 依曼马得医生时,她正在给一名5岁的小女孩打疫苗。
	 
		一年前,她还是科克巴斯陶游牧地180多位村民的健康守护者。她高中毕业,上过卫校,有从医资格证。
	 
		如今,他们一家六口人搬入了阿拉山口市福馨小区,家里120平方米的房子宽敞明亮,两个女儿大学毕业都在阿拉山口市上班。家里原有100多只牛羊,都由她爱人打理,如今卖的卖,剩下几只委托给托里县牧区的亲戚合并牧养。
	 
		
		 
			“我现在负责全镇600多个娃娃的防疫接种,还有成年人的流感疫苗接种,每天都人流不断,比在村里忙多了。”50岁的古丽努尔告诉记者。
		 
			阿拉山口市人民医院疾控科主任张伟介绍,古丽努尔在医院工作一年多了,语言表达能力进步很快,每个月有3700元的工资,对病人很负责,也很有人缘。
		 
			古丽努尔热心地邀请记者到家里坐坐。她家里的装修格局、家具电器和摆设布置,跟普通的城市居民家庭没有什么区别。
		 
			在她家,两个女儿热情地倒奶茶、递小吃,与记者聊起城里的新生活。在她家的墙上,挂着一匹奔腾的骏马刺绣画,还留着游牧艾比湖畔的生活印记。
		 
			生态有改善,生活有保障
		 
			博州林业局党组书记张新利告诉记者,安置在阿拉山口市的牧民,全部纳入城市最低保障,享受就医、就学帮助,有意愿就业的,帮助提供就业岗位。
		 
			“除了缺乏劳动能力的老人,其余青壮年牧民,有的在超市或街道做保洁员,每月工资1700元至1900元;有的应聘做保安,每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还有不少人到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的棉纺厂、面粉厂上班。”阿拉山口市委宣传部干部巴 · 金梦介绍。
		 
			沙尔合提别克一家搬迁到阿拉山口市的新家。他做了保安,妻子阿依努尔做保洁员,都有了稳定的收入。最小的儿子也在当地初中上学。
		 
			为了抓回逃脱的最后一匹马,去年7月,沙尔合提别克回了一趟科克巴斯陶。曾经这片区域有1000多只羊、300多头牛,还有马匹、骆驼,啃噬草皮,蚕食植被。
		 
			如今,他为这里生态变化欣喜:原来生活的区域被成片胡杨和梭梭覆盖,绿色葱茏,草色青青,诱人的草香让他深深地呼吸了几口。
		 
			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布荣达拉表示,搬迁前,牧民居住分散,就地在保护区随意养殖、过度放牧和滥砍滥伐,天然植被破坏,自然更新十分困难,生态环境呈严重退化趋势,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牧民搬迁后,艾比湖保护区管理局在牧民居住地种植了60亩梭梭,原牧民搬迁区域植被全覆盖,大量野生动物回归,鹅喉羚等野生动物在科克巴斯陶区域觅食栖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如今,艾比湖静谧无比,胡杨傲立,梭梭丛生,红柳遍布,苇花飞舞。在冰封雪盖的艾比湖湖面上,一行行狼或其他动物的脚印,向远方的湖岸延伸。
		
		
	
 中国政府网
中国政府网

 今日要闻
今日要闻 政务要闻
政务要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视频新闻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机构职能
机构职能 政府领导
政府领导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政务五公开
政务五公开 统计公报信息
统计公报信息 领导信箱
领导信箱 网民留言选登
网民留言选登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65320102653202
65320102653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