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疆和田县的胡杨林已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欣赏这秋日限定美景。
在和田翡翠湖,成片的胡杨已褪去昔日的翠绿,披上了耀目的金黄。水色如翡翠,胡杨灿若金,二者在阳光下碰撞出绚丽的色彩,在茫茫沙海中交织成一幅独有的美景。这一沙漠奇观的形成,得益于当地科学的水资源管理。通过引洪灌溉,河水渗入沙地,汇聚成湖,不仅滋养了胡杨林,也打造出水沙共生的独特景观。游客穿行其间,或驻足拍照,或体验特色沙滩项目,尽情感受大漠金秋的别样魅力。

江苏游客 师方:景色没的说,肯定好,尽收眼底。真的是太好了,看得眼泪都要出来。

成都游客 李春花:这里的风景不仅很美,玩的项目也挺多的,还能感受到生态治理带来的变化,这趟和田之行收获满满,挺好的。

据了解,和田胡杨林的最佳观赏期将一直持续至11月上旬。近期,当地白天的最高温度在20℃左右,但早晚温差大,若计划前往游玩,建议带好衣物,做好防晒。
塔里木河畔
胡杨“重生记”
在新疆,约90%的胡杨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过去,因河道变迁和无序开发,沿岸胡杨林曾大面积衰退,曾经还被称为 “胡杨墓地”。近些年,科研人员发现,这里竟有数百棵胡杨又吐出新芽,焕发新生。那么,是什么唤醒了这片沉睡多年的胡杨林呢?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的阿拉尔市金杨镇有一片干枯的胡杨林,面积约四万多亩。塔里木大学的科研团队对这片胡杨林,已经进行了10多年的跟踪研究,这些年,科研人员惊奇地发现,有三百多棵干枯的胡杨竟然焕发新生。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学博士 王杰:就这棵树目前来看的话,它是一个没有叶子的枯死状态,但是通过我们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它的根系还是有一定的活性,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水分供给,使胡杨处于一种休眠的状态。

原来,唤醒这片沉睡森林的秘密就藏在胡杨的根系与水源之间。
其实,早在2000年塔里木河流域就启动了生态输水工程,持续为胡杨“补水”。但对于那些远离水渠的区域,常规输水鞭长莫及。当地尝试将富含盐碱的农田排水,引流至这些缺水林地。

阿拉尔市金杨镇护林员 杨明:这些水都是田地里面压完碱的水,以前都流失了,现在把它引流过来,看胡杨能不能用。胡杨本来也是耐碱植物,没想到尝试了一下,效果还挺好,树原来是枯的,现在都已经重新发芽了。

除了唤醒“沉睡”的胡杨林,茫茫沙海还需要种植更多的胡杨。为此,科研人员攻克了胡杨快速育苗技术的难关,将育苗周期从2年至3年缩短到4个月。今年8月,首批三万株“大棚苗”被移栽至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学博士 王杰:我们两个月前移栽的胡杨苗,长势非常好,成活率非常好,这一片的全都活了。

从守护一棵苗到保护一片林,新疆的胡杨保护正迈向系统化治理。2019年,西北油田退井还林,全面退出胡杨保护区;2023年,图昆公路“拔地而起”,以桥代路实现生态避让;今年,“塔大胡杨一号”卫星发射升空,为胡杨保护研究装上“天眼”。在治理组合拳下,塔里木河流域的天然胡杨林已恢复至约1700万亩,曾经的“胡杨墓地”正一点点被新绿覆盖,重现生机。

阿拉尔市金杨镇居民 徐克生:再有一个礼拜这个叶子就金黄了,就像走在黄金大道里面一样,那种感觉特别喜悦,这就是绿水青山带来的喜悦。
中国政府网

今日要闻
政务要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政策解读
机构职能
政府领导
工作报告
政务五公开
统计公报信息
领导信箱
网民留言选登
行政区划
经济发展
社会生活
历史文化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6532010265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