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题:中国经济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当前经济形势
新华社记者 陈炜伟
时至年终,中国经济运行备受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人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的来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战胜困难挑战、顶住下行压力,经济恢复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特征,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农业生产形势良好,预计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在连续5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次由降转增……一系列数据彰显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负责人介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以来,一系列配套政策举措落地实施,民营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以人民币计价的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2%,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3.1%,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成为稳外贸的突出亮点。此外,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民间投资增速较快,前10个月同比增长9.1%。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负责人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抓紧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地,政策合力正在加快发挥作用。前三季度,新设民营企业同比增长15.3%。调查显示,对宏观经济、营业收入、市场需求、对外贸易等持乐观预期的民营企业占比提升,民营企业市场预期与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
针对穆迪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若愚认为,穆迪的评级结果只是一家之见,其评级方法和评级依据均存在缺陷,此次穆迪对我国主权信用评级调降同样存在一些误判,其评级结果值得商榷。
实际上,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国际机构近来密集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从之前的5%上调至5.4%,同时上调2024年GDP增长预期;经合组织(OECD)将202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上调至5.2%。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宋立义分析,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创新动能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穆迪在此时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前景的偏见与误读。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举措的有力实施,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会更足,韧性和抗冲击能力会更强。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前景光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人说,我国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动力优势、较大的宏观调控政策空间,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具备较多有利条件和支撑因素。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并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中国政府网
中国政府网

 今日要闻
今日要闻 政务要闻
政务要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视频新闻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机构职能
机构职能 政府领导
政府领导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政务五公开
政务五公开 统计公报信息
统计公报信息 领导信箱
领导信箱 网民留言选登
网民留言选登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65320102653202
65320102653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