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2021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21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2000年以来最高,草原产草量为2000年以来最高,北方荒漠化区大部地表生态持续向好,西南石漠化区植被生态质量为2000年以来最高。
监测结果表明,2021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68.8,较常年(2000—2020年均值)提高7.7%。与2020年相比,2021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提高0.4%,其中植被覆盖度增加0.6个百分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增加0.7克碳/平方米。
针对森林、草原、农田、荒漠等主要生态系统的气象影响评估显示,2021年生态质量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评估显示,2000年至2021年,东北地区水热条件较好,森林和重点湿地服务功能提升;2021年,秦岭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覆盖度都高于常年,且2000年至2021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植被生态质量正逐步提升;2000年至2021年,武夷山区水热条件都利于植被生长,水源涵养功能得到提升。
“这表明我国植被生态质量越来越好。”国家气象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室高级工程师钱拴说,我国实施诸多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促进了涵养水源和保持土壤等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为生态质量指数升高提供了重要支撑。(记者 李红梅)
中国政府网

今日要闻
政务要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政策解读
机构职能
政府领导
工作报告
政务五公开
统计公报信息
领导信箱
网民留言选登
行政区划
经济发展
社会生活
历史文化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6532010265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