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提到货币政策时强调,“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
当前,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尤为重要。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但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国内外形势,既要坚定信心,也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货币政策应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为此,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近期,金融管理部门迅速出手,“金融23条”、降准等举措接连出台,既有总量上的资金支持,又有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政策安排,更有针对当前疫情下行业企业“痛点”的纾困措施。政策出台快、力度强,接下来更需要金融系统凝聚共识,需要各地加紧细化,需要金融机构积极用好用足各项政策,齐心协力将政策迅速落到实处。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空间足,增量宏观政策工具储备“篮子”丰富,有信心、有能力支撑宏观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近期,在降准释放的5300亿元低成本资金落地后,人民银行创设科技创新再贷款,这2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将为企业创新发展撑腰鼓劲。接下来,货币政策应更好发挥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在确保总量合理增长的前提下,继续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让更多信贷资源流向更有需求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需要看到的是,当前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这对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策须保持前瞻性,提前布局,并适时调整。就货币政策而言,我国货币政策将坚持以我为主,但仍须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仍须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兼顾内外平衡。正如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的,要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这就要求货币政策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在稳增长、防风险与促改革之间取得良好平衡。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靠前发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接下来,随着更多增量政策落地生效,将为更多企业纾困解难,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有力支撑。(金观平)
 中国政府网
中国政府网

 今日要闻
今日要闻 政务要闻
政务要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视频新闻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机构职能
机构职能 政府领导
政府领导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政务五公开
政务五公开 统计公报信息
统计公报信息 领导信箱
领导信箱 网民留言选登
网民留言选登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65320102653202
65320102653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