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
找工作门路宽 收入稳干劲满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如何办好民生实事?在就业等老百姓关心的领域,各地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探索了哪些做法?
不断开发基层岗位
优先贫困家庭学生
见到李智娟时,24岁的她正熟练地整理手头的文件,并不时拿起手机与同事对接业务。李智娟的老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在她很小的时候,全家通过政府组织的移民搬迁,从六盘山下的固原市搬到了贺兰山下的银川市郊。
“准备毕业那会,家人、朋友都期盼我找一份好工作。但一直到临近毕业,我都比较迷茫。”李智娟说。当时,她还是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在毕业季始终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
“后来辅导员告诉我,金凤区良田镇政府有个不错的岗位。我可以先去实习,积累工作经验。我觉得与其在学校等待,不如走出去,试试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
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积极对接下,李智娟来到了良田镇。“干了一个多月,觉得工作离家近,又有成就感。因此,我决定报考‘三支一扶’招录考试。”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招募3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服务的契机,李智娟应聘成功,如今已成为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的一名纪检干部。
李智娟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因为她顺利就业,全家成功脱贫,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我们将继续优先招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家庭和低保家庭毕业生。”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魏昕告诉记者,在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上,宁夏不断开发基层岗位,扩大政府类项目高校毕业生录用规模。
“我们不断完善基层就业政策,落实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优惠措施,扩大机关事业单位空缺岗位招录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例,开发城乡社区等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扩大‘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免费医学生、西部志愿者等基层就业项目招募规模,近年来取得积极效果。比如,‘三支一扶’计划实施15年以来,瞄准贫困地区需求,在招募名额上向西海固地区学生倾斜,在招募岗位上向扶贫项目倾斜,优先招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家庭和低保家庭毕业生。”魏昕介绍。
依托劳务输出组织
帮助村民就业增收
今年,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卡孜乡苦确普村的村民扎西平措过了一个好年。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村里的劳务输出合作社,扎西平措的收入超过了两万元。
“去年我参与了乡里的洪沟治理工程,在家门口就业,不但收入提高了,而且比平时去外地打工更加稳定。”扎西平措说。
2019年,卡孜乡成立了劳务输出组织,吸收乡里600多名劳动力。当地村民加入了合作社,获得稳定的工作机会。“此前,我们卡孜乡农民外出打工,常常是在阿里、那曲等偏远的地区。有的时候村民要在那边等待20多天,才能遇到一个打工的机会。”卡孜乡党委书记白玛扎西说,“大家过去零散打工,一年劳务收入几千元到一两万元不等,收入低、波动大。现在,大家依托劳务输出合作社,不仅稳定,务工收入平均能达到两万多元,最多可以达到四五万元。”
乡里集中承揽项目,不但帮助农牧民更好就业,也稳定了企业的用工信心。扎西平措参与的洪沟治理工程是白玛扎西去年谈下来的项目。2020年,南木林县要开展工程项目建设,建筑公司找到白玛扎西,询问卡孜乡是否能够为项目提供劳动力。
白玛扎西答应下来,随后组织乡里总计200多名村民参与项目。大家伙儿白天在工地工作,晚上回家。如果有农活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乡里就进行劳动力调配,既保证了村民收入,也保障了工程建设的进度。据介绍,仅该项目就给卡孜乡参与工程建设的农牧民发放报酬近200万元。
“除了洪沟治理工程,乡里还承接土地平整、安居点工程施工等项目。如今,卡孜乡的劳务输出已经成了一块响当当的用工招牌。”白玛扎西说。
目前,卡孜乡组织的劳务输出以体力型劳动为主。白玛扎西觉得,长期如此没有竞争优势,村民的收入提升也有限。今年开始,白玛扎西准备安排更多有条件的村民学习厨艺、挖掘机等技术,实现更高水平的劳务输出,进一步提升劳务输出的含金量。
不仅如此,村里一些农牧民挣了钱、学了技术后还自己开办企业。仁青是卡孜乡的劳动能手,经常在外地打工的他学习了不少技术。经过这几年的积累,他购买了小型工程机械,开始承接一些工程项目。
如今在西藏,这样的劳务输出组织还有很多。据西藏自治区人社厅介绍,2020年西藏共建立652个农牧民转移就业基地,发展7800余个农牧民劳务输出组织,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61万人,劳务收入达47.1亿元。
用好公益岗位政策
安置城镇困难人员
“多亏了好政策,政府给我在镇上安排了保洁公益性岗位。不仅每月有固定收入,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方便照顾生病的妻子。以后日子有奔头,生活更幸福。”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明阳镇人韩良平说。
韩良平今年57岁,妻子股骨头坏死不能劳作,儿子读高中。韩良平没有一技之长,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就靠他种地和就近打散工维持。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明阳镇政府安排韩良平负责街道保洁工作,每个月有1600元的固定收入,一年收入近两万元。
据介绍,恩阳区统筹用好用活公益性岗位政策,今年累计开发保洁、助残、护林护路、志愿服务等专项公益性岗位2300个,安置城镇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02人。
为精准施策,恩阳区在各镇(街道)设立就业困难人员综合服务窗口,全面调查摸底城镇失业创业情况,主动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做好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留岗职工就业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群众点单、政府派单、学校接单、就业订单“四单”培训模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吸纳人员参加适岗培训,提升就业质量。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做好用工需求,落实订单定向劳务输出、支持培育建设劳务团队、推进就业创业担保贷款等举措,促进就业创业。
在稳岗就业上,恩阳区不仅为就业人员“搭好桥”,还致力于“扶上路”。去年刚从部队转业的退役军人马腾斌,退役后一直待业在家。今年“春风送岗”活动期间,当地政府走入马腾斌家中,积极动员他参加系列招聘活动、查阅选择就业岗位信息。最终,马腾斌与四川永润欣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用工合同,月收入有3500元。
据统计,截至2月底,全区累计收集发布操作工、安保员、仓库管理员、销售员等就业岗位两万余个,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43人次;帮助临港产业园、食品工业园等企业招募工人200余人,分批次组织到浙江总部培训,助力稳岗稳产。(记者 禹丽敏 徐驭尧 琼达卓嘎 宋豪新)
 中国政府网
中国政府网

 今日要闻
今日要闻 政务要闻
政务要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视频新闻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机构职能
机构职能 政府领导
政府领导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政务五公开
政务五公开 统计公报信息
统计公报信息 领导信箱
领导信箱 网民留言选登
网民留言选登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65320102653202
65320102653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