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近期,新华社记者专访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重要发声一起看——
中国人民银行:
有力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将如何有力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和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答: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必须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始终保持稳健性,管好货币总闸门,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同时引导金融机构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过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超过300万亿元;近年来,我国每年贷款新增20万亿元左右,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0多万亿元。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方面对支撑经济增长的意义本质上是相同的。
二是加强与财政、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的支持力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三是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去年以来,美联储快速加息,但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政策利率稳步下行。2023年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2%,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我们将坚持实施好利率调控,按照经济规律和逆周期宏观调控需要,引导和把握宏观利率水平,保持利率水平与实现潜在经济增速的要求相匹配。发挥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促进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发挥好利率自律机制作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四是统筹内外均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我们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汇率的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根据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形势,稳定市场预期,坚决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外汇市场的市场参与主体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市场运行更有韧性。我们在面对市场变化时也更加从容,经验更加丰富,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文字来源: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要求“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金融监管总局将如何贯彻落实?
答: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对于当前存在的金融风险,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我国有独特的政治和制度优势,同时,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是我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最大底气、最大保障和最大支撑。
目前,我国金融业运行总体平稳,整体风险抵御能力较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1%,拨备覆盖率207.89%,资本充足率14.77%,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4%。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以改革增活力、以发展解难题、以增量盘存量,妥善应对各类金融风险挑战。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决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重点是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一是坚持稳妥有序。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力度推进风险处置。把握好时度效,充分考虑机构和市场的承受能力,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工作,切实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二是分类精准施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强指导协调,推动“一省一策”“一行一策”“一司一策”制定风险处置方案,避免“一刀切”。三是深化标本兼治。推动中小银行机构优化结构、提质增效。推进保险公司回归本源、突出保障功能,引导资管、非银等机构坚守定位、差异化发展。
文字来源:
证监会:
围绕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推出更多务实举措
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证监会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有什么具体考虑?
答: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党中央赋予资本市场的新定位。资本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中体量不算大,但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一是资本市场信息高度透明、价格信号灵敏,是资源配置与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二是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特点,能够促进完善公司治理,有效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和企业家精神。三是能够优化融资结构,助力稳定宏观杠杆率。四是资本市场覆盖股债期、场内外等丰富的投融资工具,能够满足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守正创新,围绕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推出更多务实举措。
第一,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理念不动摇,坚持注册制的基本架构不动摇,加大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动态优化IPO定价、再融资、减持等制度安排,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
第二,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坚守各交易所板块定位,支持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推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更好发挥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市场扩面提质。稳慎有序发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助力提高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
第三,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资本市场“晴雨表”功能主要通过上市公司来体现。去年,5000余家上市公司实现增加值超过18.23万亿元,占GDP的15.1%,研发投入占全国研发支出的五成。我们将扎实推动新一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落地,突出中国特色公司治理建设。优化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分红等制度安排,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督导上市公司规范治理、诚信经营,支持更多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助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第四,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统筹开放和安全,稳步推进市场、机构、业务的立体化开放,深化拓展互联互通,便利跨境投融资,同步加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建设。
文字来源:
 中国政府网
中国政府网

 今日要闻
今日要闻 政务要闻
政务要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视频新闻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机构职能
机构职能 政府领导
政府领导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政务五公开
政务五公开 统计公报信息
统计公报信息 领导信箱
领导信箱 网民留言选登
网民留言选登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65320102653202
65320102653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