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新疆各族百姓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对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让“五个认同”深植新疆各族人民心间,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奠定了文化基础。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建设,自治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和财政扶持力度前所未有,吸引了大批民间资本,激活了创新创造力,文化产业活力迸发。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海峰报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文化战线聚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提升百姓幸福感;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体系,让古老非遗焕发青春;以机制激活文化创新力,文化产业发展生机勃勃,艺术精品佳作频繁推出。
文化惠民让生活更有滋味
如今,在家门口免费观看高水准的专业演出,已是天山南北各族百姓的生活常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2014年,自治区首次将区级艺术院团纳入到自治区重点民生工程中,区地县三级国有文艺院团政府购买演出机制初步建立,名家名角争相奔赴基层,精彩纷呈的演出让百姓畅享到文化惠民的福利。近5年,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每年在南北疆的惠民演出都超过200场。
5年来,自治区以前所未有的大投入,建立起辐射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了覆盖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全疆923个乡镇建成了功能较为齐全、设施配套的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其中南疆4151个村(社区)建成1083个文化室,8084个“农家书屋”。“四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项目种类多样。
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新的政策、理念、优秀的文学作品源源不断地送到天山南北一个个偏僻的山村牧场,不仅缓解了偏远地区的文化饥渴和信息匮乏,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人心,引导各族百姓用更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创造、拥抱幸福生活。
天山南北,群众文化活动生机勃勃。“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已形成品牌,“高雅艺术进校园”“书香新疆·全民阅读”等活动深入人心,民间传统节庆系列文化活动的参与者越来越多。
日益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各族百姓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活态传承让非遗焕发青春
1月13日,3件新疆文物亮相央视热播节目《国家宝藏》,引起海内外观众的瞩目。事实上,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新疆不仅是文物富集之地,更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区”。
目前,新疆已拥有3项世界级非遗项目,8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近4000项省级、地县级非遗项目。5年间,自治区通过立法对非遗进行了有效保护,持续实施“中华文脉—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记录工程”,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目前,我区已形成世界级、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州、市)级和县(市)级五级非遗名录体系,建立起五级传承人队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创新非遗保护理念,让一项项古老非遗生机勃勃地“活”在当下。《玛纳斯》《江格尔》已出现在中小学校园中,被孩子们学习和传唱;哈萨克族民间舞蹈《黑走马》也走进中小学校园,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健身操。
艾德莱斯织染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一度濒危,自治区创造性地开展了“艾德莱斯炫昆仑”等一系列宣传活动,赋予艾德莱斯时尚化的内涵。如今,在艾德莱斯之乡——和田市吉亚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了这项非遗的传承,这里生产的艾德莱斯不仅远销海内外,这个乡还成了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
对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让新疆各族人民懂得了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美美与共,更让“五个认同”深植心间,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奠定了文化基础。
文化产业迸发强劲活力
在新疆国际大巴扎,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既制作精美,又有新疆特色,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文创产品热销是新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5年来,自治区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建设,出台了《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设立新疆特色文化产业扶持资金。政策和财政扶持力度前所未有。
一系列政策利好吸引大批民间资本,激活了创新创造力,文化产业活力迸发。目前,我区共有6家文化企业荣获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7坊街创意产业集聚区、卡尔罗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等25家文化企业被命名为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崭露头角。
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催生新业态,引领文化消费升级。4年内,班的书店在乌鲁木齐连开3家。这家新型实体书店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多元、时尚的文化空间,深受读者喜爱。
2015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2.68亿元,占GDP比重1.21%。预计到2020年,自治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400亿元,约占自治区GDP比重的3%,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5年来,全疆文艺创作成绩骄人。自治区专门设立了文化艺术创作专项扶持资金,鼓励精品创作。激发了艺术家创作激情,影视与舞台剧精品佳作迭出。《真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等多部影视舞台剧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多个国家大奖。
 中国政府网
中国政府网

 今日要闻
今日要闻 政务要闻
政务要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视频新闻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机构职能
机构职能 政府领导
政府领导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政务五公开
政务五公开 统计公报信息
统计公报信息 领导信箱
领导信箱 网民留言选登
网民留言选登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65320102653202
65320102653202 
 
 
 
